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(春望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)

|2023/3/18 8:11:55|浏览:179|类型:生活

1、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。

2、?《春望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。

3、?《春望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感。

4、春望,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。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《春望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

》的解答。

1.《春望》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,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。

2.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。

3.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,饱含着兴衰感慨。

4.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、心系国事的情怀,充溢着凄苦哀思。

5.全诗原文如下: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6.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7.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8.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9.白话文释义:长安沦陷,国家破碎,只有山河依旧。

10.春天来了,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。

11.感伤国事,不禁涕泪四溅,鸟鸣惊心,徒增离愁别恨。

12.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,家书难得,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。

13.愁绪缠绕,搔头思考,白发越搔越短,简直要不能插簪了。

14.扩展资料创作背景:天宝十四年(755),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(宁夏),世称肃宗,改元至德。

15.杜甫闻讯,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,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,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。

16.至德二年春,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,百感交集,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。

17.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18.”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:山河依旧,可是国都已经沦陷,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,乱草丛生,林木荒芜。

19.一个“破”字使人怵目惊心,继而一个“深”字又令人满目凄然。

20.诗人写今日景物,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,将感情寄寓于物,借助景物反托情感,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。

21.“城春”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,烟景明丽的季节,可是由于“国破”,国家衰败,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,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,只是“草木深”。

22.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23.”花无情而有泪,鸟无恨而惊心,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。

24.“感时”“恨别”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,苦闷沉痛的忧愁。

25.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,越是美好的景象,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。

26.这联通过景物描写,借景生情,移情于物。

27.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28.”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、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。

29.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“万金”的真正原因,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,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,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。

30.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31.”烽火连月,家信不至,国愁家忧齐上心头,内忧外患纠缠难解。

32.眼前一片惨戚景象,内心焦虑至极,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,搔首徘徊,意志踌躇,青丝变成白发。

33.诗人由国破家亡、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。

34.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野百合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