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古代五刑是什么意思,古代五刑是什么,怎么读

|2022/3/3 17:10:00|浏览:605|类型:生活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古代五刑是什么

》的解答。

1.古代五刑指墨、劓、刖、宫、大辟。

2.隋唐之后,五刑则指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。

3.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,在不同时期,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。

4.将前者称为奴隶制五刑,后者称为封建制五刑。

5.五刑是对中国古代刑罚的部分概括,并不代表全部刑罚制度。

6.五刑:墨:上古时期惩戒轻罪者的一种刑罚,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刻符号或字迹,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,使所刺刻成为永久性的记号。

7.《周礼·秋官》已有“墨罪五百”、“墨者使守门”的记载,说明西周时期墨刑已经普遍使用,统治者还常把受过墨刑的人充作守门人。

8.因为受墨刑者的四肢都是健全的,不影响劳动,而且这些人的脸上带有记号,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,他们一般都不会逃跑。

9.劓:割掉人犯鼻子的刑罚,重于墨刑,轻于剕刑。

10.劓刑起源较早,甲骨文中已有“劓”字,从刀从自,“自”是鼻的古字,象征用刀割去鼻子。

11.周代劓刑行用更加广泛,受过劓刑的人往往被派去守关。

12.战国及秦时常把俘获的军士施以劓刑,有时也和其他刑罚结合使用。

13.汉初亦沿用劓刑。

14.剕:也称刖,剕“、”刖“,其意相同,都是指断足,是断除人犯脚的残酷刑罚,仅次于死刑。

15.春秋战国时期刖刑普遍施用。

16.齐国因受刖刑者多,曾出现”屦贱踊贵“的现象,踊就是刖足者穿的鞋。

17.秦及汉初,罪重者斩右趾,罪轻者斩左趾。

18.汉文帝除肉刑,改斩左趾为笞五百,斩右趾为弃市。

19.至汉景帝时,又下令应弃市的犯人,如愿意斩右趾,可以听许,废除的刖刑又被恢复。

20.自魏晋以后,律典中已无刖刑的规定。

21.但间或亦有实行刖刑者,如唐初一度以断右趾作为减死罪的刑罚,后被废止。

22.宫:男子割势、妇人幽闭的刑罚。

23.据说始于夏代苗族的苍刑,夏族袭用,秦、汉时亦称腐刑、蚕室刑、阴刑。

24.男子割势即割下男子生殖器。

25.女子幽闭,古有两说。

26.一说为禁闭于宫,另一说为用棍棒椎击女性胸腹,使胃肠下垂,压抑子宫堕入膣道,以妨交接。

27.宫刑最初用以惩罚淫罪,后来也适用于谋反、谋逆等罪,并扩大到连坐的犯人子女。

28.秦统一六国后曾大量适用。

29.汉文帝除肉刑而宫刑不废。

30.汉景帝允许以宫刑代替死刑。

31.自汉至南北朝时期,宫刑时存时废,到隋开皇(581~600年)初年正式废除。

32.后来辽穆宗应历十二年(962年)又一度恢复,以后各朝律令没有宫刑。

33.大辟:隋代之前死刑的通称,隋唐之后五刑刑名不用大辟,称死刑。

34.《尚书·吕刑》:”大辟疑赦,其罚千锾。

35.“孔传:”死刑也。

36.“孔颖达疏:”《释诂》云:辟,罪也。

37.死是罪之大者,故谓死刑为大辟。

38.“其名称和执行方式各代不尽相同。

39.先秦时有炮烙、剖腹、醢、脯、戮、斩、焚、踣、罄、轘、辜等。

40.战国及秦有凿颠、镬烹、抽胁、车裂、囊扑、枭首、腰斩、弃市等。

41.汉初以腰斩、弃市、枭首为主。

42.北魏有轘、腰斩、殊死(断头)、弃市四等,后改为枭首、斩、绞三等。

43.北齐、北周因袭不改。

44.隋、唐定死刑为斩、绞两等。

45.五代和宋大抵仿效隋律,此外,还有不载于律书的凌迟(即分割犯人的肢体)。

46.辽初还有投悬崖、射鬼箭、五车轘、生瘗(活埋)、炮掷等目。

47.金代有击脑。

48.此外,历代还有法外酷刑,如棒杀、剥皮、醢等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宇宙小魔女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古代五刑是什么意思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