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高山仰止景行之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,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

|2021/11/24 10:04:06|浏览:236|类型:教育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含义

》的解答。

1.关键词解释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
2.高山, 喻高尚的德行。

3.景行,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,经常“喻以崇高的品行”之意。

4.后以“高山景行”比喻崇高的德行。

5.原出于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。

6.后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专门引以赞美孔子:“《诗》有之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
7.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
8.”这使得本来的意思发生了变化。

9. 原句以及赏析如下:《诗经·小雅·甫田之什·车辖》原句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
10.四牡騑騑,六辔如琴。

11.觏尔新婚,以慰我心。

12.意思正如宋朱熹解释:“仰,瞻望也。

13.景行,大道也。

14.高山则可仰,景行则可行。

15.”朱熹的“高山”,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,没有什么喻义;而“景行”是大道、大路,“景行行止”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。

16.结合诗经通篇,就是喜气洋洋的新郎官在快乐地吟唱娶亲之事,所以这句话的本来意思就是——抬头仰望高高山,快快奔行在大道。

17.四匹马儿跑不停,六条缰绳连如琴。

18.见你车上新娘子,安慰我心暖如春。

19.直到司马迁赞美孔子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
20.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
21.这就和道德品行挂起钩来了,正如汉郑玄注解说:“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,有明行者则而行之。

22.”郑把“高山”比喻崇高的道德,“仰”是慕仰;“景行”是“明行”,即光明正大的行为,是人们行动的准则。

23.这样,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——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,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。

24.虽然不能达到(上面)这样的境界,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舒懿轩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高山仰止景行之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