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网问题 • 正文

饿乡记文言文翻译,饿乡记文言文翻译管同

|2021/11/23 21:08:06|浏览:242|类型:教育

以下内容关于《

饿乡记文言文翻译 饿乡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欣赏

》的解答。

1.《饿乡记》翻译:醉乡、睡乡的境界稍进一层,便有饿乡,(那是)王绩、苏轼两人没有游历过的地方。

2.那地方、风俗、人物和两乡大同小异。

3.可是那节操崇尚廉介,品行崇尚高贵,气节崇尚高洁,磨砺圣贤,排斥庸俗,却又是醉乡、睡乡所比不上的。

4.从前伯夷、叔齐,曾经到过这饿乡,爱那境界,徘徊不忍离开。

5.乡里的人留住他们,一同奉他们做领袖。

6.凡是有过客,他们就受命辨别来人,(决定他)的去留。

7.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,路过这饿乡。

8.伯夷带领乡人到郊外迎接伏地拜谒,执礼很恭谨,想要把主位来让给他。

9.孔子不考虑留下来,可是也难违他们的情意,于是同许多弟子在这里停车七天。

10.于陵陈仲子,在齐国假行廉洁,齐人怀疑他,仲子投到饿乡三天,要亲近伯夷,夷笑着挥挥手对他说:“避了兄弟,离了母亲,不是我们的同道人。

11.”仲子惭愧地离去。

12.汉朝周亚夫羡慕这乡的高义,放弃通侯的尊贵,走着来到里门。

13.伯夷皱着眉头说:“亚夫是粗人,怎么可以住在这里!但他既然来了,也不便拒却。

14.”伯夷以目示意左右的人,就在里门另外造几间屋给他住。

15.却请晋朝处士陶渊明用高风亮节涤荡秽污。

16.陶渊明也弃掉彭泽令,跟伯夷、叔齐相交,称为莫逆之交。

17.凡圣贤豪杰、孝子忠臣、高人义士,屈辱来到饿乡,恭敬地迎接他们,不敢失礼。

18.那些鄙贱的人,都被急急扑杀在里门外面。

19.我的朋友黄越甫曾经过饿乡,回来同我说:“这乡里很好,不是俗人所知道的。

20.”我起初不以为然。

21.近年来,同越甫一起去,不到半路,觉得路很险峻,好像不能忍耐;再勉强向前走,忽然气象更加宽大,别有一个天地,那山水茫茫一片,(让人)忘却贫贱富贵。

22.俯视王侯卿相,差不多蚂蚁一样的尊荣。

23.他们吃着高粱肥鲜,醉饱要死,(我)只觉得他们特别可怜!伯夷、叔齐同我说这饿乡的来历,和到这里的君子们,并且说:“他们没到这里时,虞舜和商朝的大臣傅说、胶鬲,都流连这乡;后来又有管夷吾、孙叔敖、百里奚等许多人,来拜谒我们请求入饿乡。

24.因为天要降大的责任给这人,一定先要使他经历这乡,来增加他们的才能。

25.你们俩大概也是这样吧?”我笑着不相信,可是很高兴乡人不拒绝我,就几天去一次,去了跟伯夷、叔齐谈古论今,盘桓流连,尽兴而归。

26.遗憾王绩、苏轼不能跟我一起游历啊。

27. 《饿乡记》原文:醉乡、睡乡之境稍进焉,则有饿乡,王、苏二子之所未曾游也。

28.其土其俗其人,和二乡大同而小异。

29.但其节尚介,行尚高,气尚清,磨砺圣贤,排斥庸俗,则又醉乡、睡乡之所未逮也。

30.昔者伯夷、叔齐,尝造是乡,爱其境,婆娑不忍去。

31.乡之人留之,群奉为主,凡有过客,悉禀命辨别去留。

32.孔子去卫适陈,道经是乡。

33.伯夷率乡人郊迎伏谒,礼甚恭,欲以主位让。

34.孔子不顾。

35.然亦重违其意,乃偕诸弟子为停骖者七日。

36.于陵陈仲子,矫廉于齐,齐人疑之,仲子投是乡三日,欲亲伯夷,夷笑而麾之曰:“避兄离母者,非吾徒也”。

37.仲子惭而去。

38.汉周亚夫慕是乡高义,弃通侯之尊,徒步款里门。

39.伯夷蹙额曰:“亚夫粗人,岂足以居此?但彼既来,亦不可拒者”。

40.顾左右,即于里门别构数楹和之。

41.而延晋处士陶潜,以高风荡涤羞秽。

42.潜亦舍彭泽令,和夷、齐交,称莫逆焉。

43.凡有圣贤豪杰、孝子忠臣、高人义士,辱亲敝乡,迎之致敬,无敢失礼。

44.其为贱吏鄙夫,亟扑杀之里门之外。

45.吾友黄越甫尝游是乡,归为余言:“此中佳胜,非俗人所知。

46.”余初未以为然。

47.年来,偕越甫联袂而往,未半途,觉道路险峻,若不可耐;复勉强前行,忽尔气象更宽,别有天地,其山茫茫,其水淼淼,忘贫富贵贱。

48.俯视王候卿相,不啻蝼蚁之尊。

49.持粱齿肥,醉饱欲死,殊觉可怜莫甚焉!伯夷、叔齐为余言是乡来历,及君子之至于斯者,且言:“彼未入时,虞帝、大舜及商臣傅说、胶鬲,皆流连是乡;后又有管夷吾、孙叔敖、百里奚诸公,谒吾徒而来请。

50.盖天将有意于是人,必先使阅历是乡,以增益之。

51.二君其亦然乎?”余笑而不信,但乐乡人之不余拒也,辄数日一往,往则和夷、齐上下议论,盘桓尽兴而归。

52.恨王无功、苏子瞻之不获从吾游也。

总结:以上就是编辑:【清清柳絮】整理原创关于《

饿乡记文言文翻译

》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到您。

相关阅读